貪靚美甲有隱憂

    SHARE
    細菌感染、接觸性皮炎、指甲變脆弱,仲有紫外線傷害,美甲的代價,你係咪要注意下呢?靚係好難抗拒嘅,但係要衡量利弊呀,起碼唔好做咁密。
    修甲都有風險?
    皮膚科專科陳珮瑤醫生指出,無論修甲或美甲都會存有風險,因為指甲與身體皮膚息息相關,處理不當會引起各種皮膚問題,實在不容小覷。
    細菌真菌感染
    修甲美甲有機會造成真菌或細菌感染。在整個過程中,需用上多種修甲工具、儀器,例如指甲鉗、指甲銼等,若是光顧美甲店的時候,這些工具沒經過百分百消毒,上一位使用過的客人遺留下來的細菌便有機會傳染給下一位使用者。一般常見感染徵狀為紅腫、含膿,甲床還會變色,有可能出現綠色、黃色等奇怪的顏色。
    常見2種感染
    • 甲溝炎
    陳醫生指出,有的美甲師會將指甲周邊皮膚的角質層磨走,務求整齊美觀。其實這角質層具有保護作用,失去這層表皮,很容易令細菌、真菌從甲溝進入皮下組織,使指甲周邊出現泛紅、腫痛的情況,若感染嚴重,甚至會迅速化膿,形成甲溝炎。
    • 灰甲
    手指甲感染到真菌,一旦遇上溫暖潮濕的環境便會迅速滋生,我們常聽說的灰甲,即甲癬,便是真菌感染所致,常見於腳趾甲。初期會使指甲變色,呈現白、黃或黑褐色,混濁且失去光澤。最後甲會變形、脆弱易碎,甚至會整塊剝落。
    接觸性皮炎
    女士愛Gel甲,閃令令的水晶甲令人十分美麗炫目,但其實美甲過程中會使用多種化學物質,便有機會造成各種皮膚病。例如指甲油、上層油、硬甲油、藥水等等,各人體質不同,有的人會對這些化學物質產生敏感反應,周邊皮膚會紅腫、痕癢、脫皮、出現水泡,便可能是患上了接觸性皮炎。接觸性皮炎是一種外源性濕疹,指皮膚或黏膜因接觸了外間致敏原而引致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反應。而醫生會為患者進行一個敏感測試才能斷定。
    指甲變得脆弱
    指甲表膜是皮膚的一部份,有其保護作用,若經常塗上指甲油等化學物質,指甲表膜被完全覆蓋,會令指甲表面色素沉澱、變得乾燥、暗啞,指甲變得薄弱,甚至有龜裂的情況。
    打磨拋光損指甲
    美甲時為了令指甲美觀,美甲師會在指甲上進行打磨拋光的程序,指甲便會變得更加光滑。但經常對指甲表層進行打磨,會令指甲釉質受損,失去這一層釉質的保護,更容易令真菌細菌有機可乘。
    紫外線傷害
    Gel甲後會經過照燈程序來令指甲表層的物質快速變乾,雖然每次照的時間不長,但經常Gel甲的女士會因為長期接觸紫外線,可能對皮膚產生不良的影響。
    安全修甲2大妙計
    • 信譽良好美甲店
    若出外修甲美甲,陳醫生建議選擇信譽良好、環境衞生安全的美甲店。
    • 自備修甲工具
    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,不想細菌感染?最好帶備屬於自己的一套修甲工具,避免共用修甲設備,那便大大減少細菌傳染的機會率。
    自己修更安全?
    自己在家修甲不是更安全嗎?陳醫生表示,自己修甲看似會更安全,會減少傳染的機會,但若方法用得不當,例如剪走指甲保護膜、DIY美甲時塗上太多的化學物質,一樣會損害指甲健康。若與家人共用修甲工具,一樣有機會互相傳染。自己修甲美甲的隱憂同樣不可輕視。
    腳趾甲藏菌多
    腳趾甲生長速度比手指甲慢,正常修腳趾甲的頻率較低。可是腳趾甲因為長期包裹著,密封又悶熱,感染真菌的機會會大一些,例如俗稱的香港腳、灰甲等。若患者未有發現自己患有灰甲,修剪完腳趾甲後再修剪手指甲,使用的還是同一套工具,便有機會將灰甲真菌傳染到手指甲,自己傳染給自己!保險的做法可腳趾甲和手指甲分別各用一套修甲工具。
    自行評估風險
    現在美甲成為一個新潮流,人人都趕著追捧各式各樣的美甲款式,少女熟女無不趨之若鶩。陳醫生表示,站在醫生的立場,若非必要,最好不要修甲美甲,減少造成指甲感染和皮膚病的風險。若有修甲美甲的需要,就要自行評估自己的指甲變化,若發現任何不妥的情況,例如皮膚出現紅腫、脫皮等敏感徵狀,甲床顏色有變,便應立即停止,最好尋求醫生的意見。

    NO COMMENTS